在保证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情况下,确保现浇楼板混凝土结构厚度,目前除了根据“50线”控制线,反控楼面标高而被动控制楼板厚度的做法,还有浇筑过程中插入式控制法以及增加楼板厚度定位钢筋等做法来控制楼板厚度。这些控制方法能看到现场施工管理的进步,但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在多个项目实践基础上,苏州中银大厦项目为确保楼板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提出“可拆卸式楼板厚度控制件”技术并加以实施,该构件既能有效控制楼板厚度、操作简单且几乎不增加成本,又能通过减少地坪施工工序节约成本。
1)根据“50线”控制楼面标高反控楼板厚度:这种控制方法是较早时期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属于被动控制法,操作便利,技术易于掌握。但对楼板厚度控制的有效性并不理想,且楼面平整度较差。
2)插入式控制楼板厚度:根据不同工程以及施工单位的喜好,常用的有采用塑料管或钢筋预先按楼板厚度进行标记,然后随混凝土的浇筑逐一插入浇筑过的混凝土,利用标记点对楼板厚度进行控制。该方法随混凝土浇筑即可完成楼面标高和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非常方便,但控制效果不理想,且楼面平整度不好控制。
3)增加楼板厚度定位钢筋来控制楼板厚度:该方法是近几年大型施工企业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竖向和水平向各增加1 根钢筋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充当灰饼使用来控制楼板厚度。该方法控制楼板厚度精度较高,但因为需增加钢筋用量,故实际在楼板上布置时,无法按灰饼的设置间距进行,通常少于纵横向2 m 1 个,所以既会增加成本也会使楼板平整度有所欠缺。
可拆卸式楼板厚度控制件的创意来源于墙体厚度控制方法以及地坪平整度控制中灰饼的设置。可拆卸式楼板厚度控制件通过外部塑料管的长度控制不同的楼板厚度,内部螺杆及钢板均可拆卸重复周转使用(图1)。
图1 可拆卸式楼板厚度控制件
可拆卸楼板厚度控制构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φ12 mm螺纹丝杆,丝杆长度为楼板厚度h+楼板模板厚度d+80 mm。
2)螺纹丝杆配套的蝶形卡及螺母组成的拧紧部分。
3)50 mm×50 mm×2 mm钢板,与螺纹丝杆焊接。
4)φ15 mm塑料管,长度为楼板厚度d-2 mm。
1)在楼板模板支设完成、钢筋绑扎完成的楼板模板上,定出需装配控制件的点,用电钻钻孔φ12 mm,注意避开层板下布置木方和钢管的部位。
2)塑料管从螺纹丝杆未与钢板焊接一端套进螺纹丝杆后,将该组合体用露出的丝杆侧从楼板上部穿入钻孔处。此时,露出楼板的部分刚好是塑料管的长度和钢板厚度,也即是楼板的厚度d。
3)用蝶形卡和螺母从楼板下部抵紧楼板层板拧紧,即能保证上部钢板和塑料管露出长度就是楼板厚度。
4)混凝土浇筑时以平钢板为控制点,进行浇筑和收面。与地坪浇筑前的灰饼控制类似,设置数量和位置要求按灰饼设置即可,一般纵横向2 m设置1 个。
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到混凝土终凝即可在楼板下部将蝶形卡和螺母松掉,再从楼板上部将钢板及焊接在钢板上的螺杆取出,周转至下一层使用。塑料管则留在混凝土内。
6)针对螺杆取出后塑料管内的孔洞,待到主体结构封顶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统一进行封闭处理。
通过苏州中银大厦项目的运用,发现可拆卸式楼板厚度控制件运用有如下特点:
1)适用范围广:除厨卫间等长期积水的房间因留洞可能导致渗漏不适宜采用此装置外,其余楼板均可采用此装置。特别适合大开间或框架结构的楼板厚度控制,且通过调整外部塑料套筒的长度可满足不同楼板厚度的要求。
2)一次性投入少:该装置除塑料管需全部配置外,其余部分标准层只需配置一层的用量。留置在混凝土内的塑料管成本低廉,购买便利。螺杆和钢板均可回收周转使用,废料也有回收价值。
3)能有效保证楼板的平整度,通过与设计的沟通协调,可取消楼板地坪层施工,给施工单位创收。
4)楼面模板标高通过实测实量技术的严格控制,结合楼板厚度的严格控制对房间净空高度也是一个保证。
[1] 秘志伟,何洪泽,赵鹤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的施工探讨[J].天津建设科技,2002(4):21-22.
[2] 彭其兵,李伟.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几项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技术,2005(11):820-821.
[3] 汤戎平.混凝土楼板厚度与裂缝的控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5-167.
Dismountable Floor Slab Thickness Control Unit Applied to Engineering